2009年9月2日星期三

12因缘与生命的轮回-----《觉悟之路》第25章笔记

12因缘与生命的轮回-----《觉悟之路》第25章笔记

    这一章是讲12因缘,可为什么要起这个标题呢?生命的轮回?12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死。

    12因缘并不是要解决生死的绝对起始之谜,而仅仅是说明“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每一事态依前一事态为缘的简单发展过程。
    无论如何,从这个此有彼有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死的起因,还是因了一个“无明”,可“无明”到底是什么呢?12因缘又各各是什么样的内涵?

    无明:“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愚昧,由此我们在这个世界轮回不已”,书中说这话是佛陀说的,出自《经集》。我是查不到出处。但《楞严经》上有说:诸修行人不得得成无上菩提,皆由不知两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今汝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般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又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看来,这“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不知“两种根本”,即是“无明”。

    行:行是什么?行是五蕴之一,色、受、想、行、识五蕴之一。(在此,想到另一个问题,五蕴与12因缘是个什么关系?为何12因缘里会夹杂一些五蕴的内容?五蕴乃当下色身之所寄存,12因缘除了当下色身之外,可有其它?)书里说,行是一词多义,须由上下文来理解,有恶行、善行及决定行三种分类,构成轮回之业力者,为行。行,肯定是个动词,书上说“所有善恶身口意都被包括在行蕴之中”,但四对谛(苦集灭道)不被称为“行”。有无明才有行,如果已破无明,智慧解脱,自然就没有“行”了。

    识:识指再生意识,它是指人们在受胎时所经历的最初意识。《楞严经》有云:生因识有,灭从色除。我想就是指此“识”。由此识再结合父母精卵细胞才成胎。“识”里面贮藏了此生命之流过去的一切感受、性格和潜伏力。是否可以理解,“识”是一种对“行”的磁性记录,但它记录的不是“行”本身,而是“行”过程中的特别感受。“识”不象“行”有善恶之别,它本身无善无恶,纯洁无瑕。“识”亦为五蕴之一。

    名色:名色不同于色身,不止于色身。它分成名、色或者名色。名,是受、想、行再加上识而成。色,则指色身、性别、意位(这个意位很不好理解)再加上识,经业力驱动而成。他们合于一处,则是名色。

    六入:胚胎时期,六根逐渐从这些具有无限潜在力的心理和物理现象中演变,这些极微尘粒因而进化成为复杂的六根之器,眼耳鼻舌身意与相应之色声香味触法而成六识。

    触:在六入与名色之间的一个过程,是为触。

    受:对今生或前生善恶业果报的一种感受,除此之外,再无其它主宰。“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即为此。有乐受、苦受、无记受三者之分。

    (贪)爱:是同无明一样重要的一种生死轮回缘起。与无明的区别在于,(贪)爱是缘起未来的现在因,无明是缘起现在的过去因。(贪)爱也有很多分类。

    取:取为强化了的(贪)爱,如果爱为黑暗中的偷窃,取则为实在偷到了某物。这比喻很形象。取,即为执取。

    有:也称业有,跟行相类,都是业力的活动,但行涉及过去世,有构造未来生。

    生:心理与物理的生起是为生。

    死:生命不可回避的结果。

    以无明为缘,生起业行。以业行为缘,生起再生意识。以再生意识为缘,生起名色。以名色为缘,生起六入。经六入为缘,生起触。以触为缘,生起受。以受为缘,生起爱。以爱为缘,生起取。以取为缘,生起有。以有为缘,生起生。以生为缘,生起死、忧、悲、苦、恼等。此为痛苦之来源。
    若无明断,则业行止。若业行断,则再生意识止。若再生意识断,则名色止。若名色断,则六入止。若六入断,则触止。若触断,则受止。若受断,则爱止。若爱断,则取止。若取断,则有止。若有断,则生止。生断,则无老、死、苦、忧、悲矣。

    此12因缘中,无明、行与过去世相关。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为现在世,生、死则与未来世相关。
    行、有是业。无明、爱、取是烦恼,识、色色、六入、触、受、生、死是果。
    所谓生命的轮回就是,过去的无明、行、(贪)爱、取和(业)有五因,生起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而当下的(贪)爱、取、(业)有、无明和行,再生起未来的五果,以致无休止的延续轮回。相应的,只有此生断了贪爱、执取之心,众善奉行,发无上菩提(智慧),则可了些生死,不遭后有矣。

2009年8月18日星期二

《大秦帝国》的一点思考

《大秦帝国》的一点思考

一、什么是男人之间的情谊?什么是男女之间的情谊?

秦孝公(赢渠梁)与卫鞅这两个男人的关系,是男人极致情谊的范本。卫鞅与白雪、赢渠梁与玄奇的关系是男女极致情谊的范本。

男人彼此是英雄相惜,终生不负。男女则是大河青山,知已红颜。

二、什么是男人之间的仇恨?

私恨与政仇。长公子赢虔与卫鞅、老太师甘龙与卫鞅是男人间仇恨的两个极端范本。卫鞅因男人间的情谊而一展抱负,为男人间的仇恨而惨烈人亡。

三、什么是男人的事业?

一展抱负,富国强民与高位厚爵、荣华富贵都是男人的事业。但有的能得成所愿,有的则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四、什么是男人的终极归属?什么是国家的终极归属?

赢渠梁英年早逝,虽变法初成、失地收复、国富民安,但也是天不假年,抱憾而死。卫鞅却是落得个五马分尸、受刑而亡。这人的终极归属,又何异哉?

秦国虽经三世努力,由赢政一举并吞八荒,一统中原,然终不过二世,霸王而出。国之何在?

五、法制精神、民主精神跟儒家仁政一样,都是我们的传统。一切都不曾改变。

春秋战国时代,道家、法家、墨学、阴阳家百花齐放,人才自由流动,国君与民同乐,种种种种当今之思潮、改革,于古不旧,于今不新。昔之中原六国争雄,今有地球各方争霸;古之变法,今之改革。其态相似,其情相同,其变亦不离其宗乎。


读《物不迁论》

读《物不迁论》
                              (东晋) 僧肇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然不能自已,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BEN读:
    任何事物都有起住生灭的表相。这在普通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道理了。
    他却不认可。
    那他是什么主张呢?
    他的主张就是《放光》经里的主张:“法无来去,无动转者”。有个不动的根本在。
    可他主张的这个不动、不变的“物性”,即是不离动的。
    他的论据依然来自佛经:《道行》、《中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是《金刚经》里用来说明如来的,这不迁者,原来也是指那如如不动之“性”了。

    他以佛经为论据,说明这个世界,有个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之“物性”,以阐述他的“不迁”。老实说来,也没有离开《心经》之空论,《金刚经》之如来论。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
  伤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

    过去的东西,没有办法来到当下。所以证明在运动。好象是在说时间的流动性。


    昨天的我、昨天的世界、昨天的水流,不是今天的我、今天的世界、今天的流水。所以,这是个动的世界。


    一样的现象,何以我却认为这是静呢?


    昨天的我,到不了今天,可今天还有个我在;昨天的世界,到不了今天的世界,可今天还有个世界;昨天的水流不是今天的水流,可这水还在流。所以,这个世界有个没动东西在,所以这个万物,“不迁“,没有变化?


    为什么一样的情形,却得出截然相反的观点呢?


    他也只有伤感。只说:目对真而莫觉!


  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既无往返之微联,有何物而可动乎?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 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物不迁啊物不迁,这“物”所指者何?


    人不可能丢失昨天曾经有过的那个苹果:向物,于向未尝无。

    人不可能还拥有昨天的那个苹果:向物,于今未尝有。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水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刚看了一篇论僧肇时间观的文章,再来看这四句,就自然有了时空的解判。但这到底是真还是俗呢?



2009年7月13日星期一

读《论语新解》



读《论语新解》



 



一,学而篇16



*        
首句:1,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末句:16,子日: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这两句很有意思,钱老要学人细察之。



今人皆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少有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之深意。



*        
学而篇里7句中的“贤贤易色”,9句中的“慎终追远”,皆极有妙意。特别是“贤贤易色”语,依钱老之新解,此语若送给和合中的夫妻恋人之一,则有歧色之意,甚为幽默。



二,为政篇24



*        
其最有名的是第4句,子日: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钱老解中,对夫子人生之各境界有详解。谓我等凡人,宜只在志学、立与不惑里着力。而天命之后诸境界,不可依圣相比。



我一直认为,夫子是有“圣”的,(真是废话,夫子本来就是至圣先师来着),我说这“圣”是指非世间界之神圣。钱老也说,夫子超出宗教教主之位,我信然。



多说儒为经世之学,此语不虚,而也不能就此证明儒之教主夫子就非出世之神圣。试问天下,能五十知天命,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者有几人哉?



*        
为政篇里有4句是问孝的,可见孝在为政中之份量。夫子分别答以无违、唯疾之忧、敬、色难,然后几句是识人、问君子、问使民。



识人的是910两句,9句是夫子识颜回之不愚,10句是格言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君子有3句,极其简洁:“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越简洁越深沉,君子不好做啊。



如何求仁?(干禄)何为则民服?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听少说不得,有所怀疑的也不能说出来啊。18句。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多看慎行,看到了不安的出别去管他啊。



“举真错诸枉”——要以正压邪,则民服。19句。



“临之以庄,刚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0句。



“政”其它就是“正”,夫子的政,从家政始,而政天下。家政刚从孝始,以信立。22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流传最广的一句格言了。



三,八佾篇26



*        
我以为,这篇得在讲“礼”,兼“乐”。钱老说,夫子基本上是礼、乐一起说的,“言礼常兼言乐,两端并举,使人易体悟到一种新境界。



*        
 



那古时有些“礼”呢?“礼”的本质又是啥呢?“乐”的境界又如何呢?



 



其实,我们从小就被大人教育要“懂礼”,这多指礼貌。比如见到长辈要起立称呼,有长辈大人物在场,要收敛,让长辈大人物先行、先吃,要表现得谦恭等等。所谓长幼有序,尊卑分明。我认为这古时的“礼”也是这些,所以,这篇里的第1句就是夫子批评季氏在家里用天子八佾之舞,很严厉地说了一句“是可忍?敦不可忍?”,还是这个季氏,竟然用天子之祭,“旅于泰山”,还有三家的“以雍彻”,夫子都是极为反对的。除了这天子与诸侯之尊卑不同,礼节待遇不同外,就是平辈之间也是要循礼而行的,第7句的“射礼”,就是说即使是相互竞争,也要“揖让而行下,而饮”,才是合礼之争,君子之争。此外,还有一种礼,是人与鬼神之间进行的,如祭礼、谛礼,这礼则要“祭如在”!(12句),因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13句)



 



“礼”的本质是什么?第3句就点出来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只是“仁”的表现,“仁”为质,礼、乐为表。钱老解“仁”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意、真诚。如此说来,这礼应该只是人们相互真诚交往的一种表现。我对你充满敬重,充满情意,于是我“礼”你,送你一束花,送你一刀肉,送你100块票子。夫子说了,没有“仁”,礼、乐都不存在了。叹夫,现在我们的“礼”,说是人情世故,可偏偏都少了这个“情”字。如之何?如之何?


那些事有感



那些事有感



 



首先,我觉得这书名应该改成“明朝那些人儿”。我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这一到五卷的,从朱元璋、朱允汶、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火总、朱载后土、朱羽钧。。。。。。。



这些名字除了朱元璋、朱棣外,其它的都很不为人所知,至少在我是这样的。相对于他们各自使用的年号来说,我们国人更愿意用年号在代表他们,如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来自我们传统中的“名讳”一说,父母大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叫,随便用的。这皇帝天子的名字自是要藏诸高阁,专有专享了。这是种奇怪的文化。他源于何因,还真值得研究一番。这是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一处所在。



除了这些皇帝老儿外,还有一连串的名字,那些人儿啊!就象我喜欢的那首歌里唱的一样,那些花儿啊,他们到哪去了啊,他们在哪里啊。。。徐达、常遇春、汤和、李善长、刘基、方孝孺、姚广孝、解缙、于谦、王守仁、严嵩、徐阶、张居正、马三保、海瑞、戚继光、甚至唐伯虎。。。。。。



首先是有这些人,才有了那些事。历史就是那些过去的人儿的折腾。



 



按我个人的好恶,我在这明代的皇帝当中,比较喜欢有这几位,除了最风去的朱重八、朱棣外,我惊叹朱祁镇的悲喜曲折人生,欣赏朱厚照的恣意、朱厚聪的执着(工作修道两不误)。



臣子里头,于谦第一,张居正最二,徐阶第三。再下,王守仁最神秘、最吸引人,得专门去研究一下他的“心学”。



 



我们都说以史为鉴,就是说要把历史当成镜子,是成例。知道那些事可为、那些不可为,那些是忠、那些是奸,那些是善、那些是恶。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这些纷乱的人与事、战争与和平、卑鄙与高尚,仍如水流一般,从无停歇地延流至今,从未曾止,从未曾歇。就是以史为照,一样还是泥沙俱下,人人都被裹胁其中。



历史,日日都在重复。而唯有跳出江湖,超出其上者,才能真得真谛与解脱,所谓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然千百年来,各家都云找到了其规律,特别是政治家们,更以其主义对社会进行各自的改造。



从朝代内部来看,皇帝有生有死,大臣有来有去,天下有和平有战乱。从朝代更迭看,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尽管真相若斯,而皇帝求不死之心,历朝都有;江山永固之梦,代代不灭。何以故?他们就没看到这规律么?



 



在我看来,这以史为鉴的真谛,就是要生出一个“厌”字。那个谁谁说过,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我说历史天天都在重复。烦不烦啊!千百年来,千万年来,乃至万万年来的炒冷饭,循环往复,你争我夺,生生死死,兴兴亡亡。而且大到一国,小到一城一党一家,皆是如此。最近看的一本当代官场小说《国家干部》,分明是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一段儿嘛。有这些为鉴,还不能使人生出离心么?



所以以史为鉴,辩出个忠奸善恶,只是小儿科,要超出其上,达到心中无忠奸善恶好恶才是真的镜鉴明了。这三百年大明天下,在我看来,明白人怕只有一个,就是王守仁同志。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真的实践起来,要把这四句倒过来,先有格物之行,为善去恶,知善知恶,最后达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其如“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有何异哉?所以啊,真理,或者真相,到最后都是相通的。



 



阿弥陀佛!



2009-7-13


2009年4月16日星期四

再讀楞嚴

再讀楞嚴

1, 
    第一卷、第二卷很繞人。我現在總結,這兩卷用几個數字來說明,分別是:二种根本與七徵八迴。

    這兩种根本是: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以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体,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不知這兩种根本,就會种种顛倒,業种自然如惡叉聚,而生死輪迴。不知这两种根本,即使修行,也是將沙煮飯,緣木求魚。總之,重要得不得瞭。

    今細察這兩种根本,里麵都有一個“緣”字。無始生死根本是攀緣,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体,是諸緣所遺。这里又想起另一个佛教里的大问题,也跟缘字相关,叫做“缘起性空,性空缘起”。那麼,這緣,到底是什麼呢?這是一個大問題。

   缘,乃色空诸相。即色、受、想、行、识五阴,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六入、六尘、十八界等。
  
   佛祖并没有直接给出了七处征心之心何在,八还辨见的见为何的答案。但即给出了实相所在。

    “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处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如果一定要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征心,到底心是什么?辨见,到底见是何物?勉强答如下。

  心,有两种,一种是攀缘不息之心,即推求世尊之所问者,已被世尊否定,此非汝心。另一种心,即无始菩提涅磐,能生诸缘,而又遗缘之后的妙明真精之性,此为常住不动,湛然妙明之心,也该是世尊所征之心。
   但此心,何以是真性所在,何以湛然常住、不生不灭》又非自然,又非因缘,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见,是诸缘之一种,是妙明真精所生诸缘之一,其实相为妄,无非是别业妄见与同分妄见。见与见缘,皆虚空花,本无所有。

    故前两卷世尊点出:

    “一切浮生,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虚妄名灭。殊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2,如来藏是个什么东西?

  

2009年4月8日星期三

老子是个愤青

老子是个愤青

    这个念头是在读18,19章时冒出来的,这里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说什么弃圣弃智,绝仁弃义。这些话语真的有点愤世嫉俗的味道,再试想一下老子当年,正值世道毁坏,周朝走向没落之时,更有理由说老子是个愤青了,或者准确点说,是一个愤老,因为那时据传他该是有100多岁了吧。

    我其实一直想透过这5000字来看到、来树起一个老子的形象来。老愤青只是形象之一。我乐于想象老子的形象。

    毫无疑问,老子是揭示了真相的,不然道家不会把他当成教主,道也不会成为一家宗教。凡宗教,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一套关于宇宙自然、生命人生的理论,就如基督之创世说,佛之缘之性空性空缘起说,道家何以能没有这些呢?那道家是如何揭示的呢?

  老子是这样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我的理解是,世间宇宙就是有这么一个道,可以遵之而行,虽道就在那里,但不是人们那么容易就能看到的,不是人们那么容易就能理解的,也不是那么容易能依之而行的。
   我认为,道家对宇宙自然、生命人生真相的揭示,其实与我们正统的中华文化之源的易经一脉相承。道就是易。这不仅仅从道家的经藏教义与易经的理论上能看出来,甚至边符号都是一样的。道家不就是以那阴阳混元的黑白双鱼图做为LOGO的么,那其实就是易里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为天下准,弥伦天下之道。易就是道,道就是易。这是光头我的见解,欲知道,要先通易。

    总有一种说法,说老子的道教是一个阴谋家的东西,是些术士的学问。就如人们喜欢的“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分明就是种两面派的作派。我不以为然。我认为老子非常的光明正大。人们说老子是阴谋权术的原因是这部《道德经》,我证明老子光明正大的理由,也是这部《道德经》。因为是道德经,所以这5000字里既要讲道,也要讲德;道是天地宇宙之真相,是体;德,即得,是如何在这真相里相存相生相处,即用。这5000字里既要说出真相道道出来,又要给出如何修道得道行道的得来,自然是浓缩中的浓缩,再加之后世的散佚、编排,这道与德相混杂,很容易给人一种术家的感觉。

    老子的道与德一定要分开,只有将道与德分开了来,才知道老子是个如何光明正大的智者。这揭示宇宙自然、生命人生之真相的“道”,无以言表,因为他就是易,试问这天下有几人真能参透易呢?而真参透得道者,自然在用方面是得心应手,顺风顺水,无论是自创功业,还是辅佐天子,都法天法地,依道而作,功成身退,无而为,为而又无,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如神似仙,如留侯范蠡之流。真的能做到内用黄老者,也无不清明而治,天下太平。
  
    顺便说下儒,儒之所以不成为教,不成为宗,光头以为,就是因为儒不去揭示宇宙自然、生命人生之真相,而只教之以用与行。仁、义、礼、智、信也好,忠、孝、节、义也好,都是用之。而对真相揭示问题则回避之,如“不知生,焉知死”,生死问题莫去管他先,如“怪力乱神,子不语”,以不语默之。

    这其实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孔子何以不去向他的弟子们,不去向世人揭示真相,而只教之待人处世、安身立命之行用呢?是他不知道吗?光头以为,不是的,孔子其实是知道这宇宙自然、生命人生的真相的。理由是他

2009年3月23日星期一

老子来了





















老子来了

1,老子来了,不是我。是老李。李聃。

我其实蛮纳闷的,老子是西去,佛祖是东来。为什么就东东西西的。

老子在过楼观台的时候,被关吏尹喜所拦,非要他教授一点东西不可,这才有了如今流传下来的五千字文,可由这五千字文绵延发展成我们本土的第一教派,治世修身,浩浩荡荡。作为后人的我等,如何能不知呢?

2,关于老子的生平,还是一个谜。因为我们的中国历史,还如迷雾一般不太清晰。虽说我们个个都言炎黄子孙,都称上下五千年,都知道三皇五帝,尧舜禹、夏商周而春秋战国,一路沿流至今。但要知道,夏商周的历史断代还是一个大学术问题,更别提在周之前的历史了。

有人一直不赞成说什么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而认为是几百万年,或更多。因为那之前的中国历史,都是跟神话传说搅在一起的。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你说是几百万年能概下来么?

还有,神话就不能是历史么?考古能考出历史真相么?

这所有种种,无不有引人遐想之处。

老子,这是这么一个迷雾中的形象。有说他活了160岁,也有说他活了200多岁,他如何生如何死,没有确切。似乎,他从未离去。似乎,他又从没来过。亦真如幻。

3,在老子迷雾中,最不可不读的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也是最基本的作为老子的正式史料记载,有几点值得关注。
一,周守藏室之吏。
二,孔子问礼于老子。
三,修道德,其学问以自隐无名为务。
四,莫知其终。
五,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

还有这一段太史公曰:

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檄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4,无意于也无能于考究老子的生时生地官职家人死灭等事,其仍为我等知悉传诵,皆在其思想与教义。那么除了五千文的《道德经》外,尚有几处,多由司马氏记之。我们再好好看看。
孔子适周问礼老子时,老子怎么说的?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我等在历数千年后,再听老子这话,是不是更让有心有悠悠之感?老子接着说: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这是老子教孔子的话,顺时、虚藏、去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如此而已。这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上的记述。
在《史记-孔子世家》里,也对老孔的会晤有所记载,那里老子是这样教孔子说的: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性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已。”用现在的话,聪明不要议论人,说话不要传人恶,为人做事要无私。
似乎这些话,都不足以担当起一教之宗的地位来。太史公的评价:“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公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我们,还是看看其微妙难识之书辞吧。

5,《道德经》怎么读?
我以为,不外有两种方式。
1,作为道教信徒的研读。
2,作为研究者的研读。
道教是一家宗教教派,此《道德经》是道教的圭臬,类于《圣经》之于基督教,《金刚经》等之于佛教吧。道教认为,此经是指引教导世人道术修行证悟的法诀所在。既非宗门之内,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几千年来,围绕这五千文,却是注、释、解、疏等汗牛充栋。余以为,我等有选择地找几个“他读老子”来翻一翻,肯定比我等直接去看那五千字要强。
1,宋苏辙的《老子解》。2,明憨山的《老子道德经解》。3,南怀瑾的《老子他说》。此三本是我择出来的,研读老子的东东。读一些经典的乐趣也在于,能由此及彼,得陇望蜀。

其实道家的经典尽在《道藏》,8000卷。相较起来,道德经81章的区区5000言,真是太渺小了一点。与其说老子开了道家,不如说老子仅是道家中最出色的一位真圣而已。道家,委实是包容了中华所在智慧的一宗派,该以“周易”为本。

6,还是回到怎么说吧。
  格言。西人就多说我这中华之哲学经典,老子这道德经,类似格言,没有啥思辨逻辑,天马行空的感悟警句。余年少时,也曾说要读名著经典,但一捧读,无不令人昏昏然,于字面之处再找不出啥了,本来就零星散落的文字,从形式看都是格言而已。所以,当格言警句来读,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7,道在哪里?德在哪里?说是这《道德经》81章分成道经与德经,我没查到具体是如何划分的。有人整理出道经37章,德经42章,哪还有两章不知如何归类。这其实也说明当下流传的《道德经》,其篇目顺序、分章,到字句等,皆有未定,各家有言。其真本、正本何在,实未知之。
 我思想,这道与德,其实就是体与用两部分。所谓体,即是理之所在,宇宙世界的实相揭示部分。所谓用,即是作为人之如何与天地自然处,如何与人处,如何治国,如何养生之“得”。在读经时,能辨出何是道,何是德,怕是超出了格言的层次了。

8,真的无意于去探究这《道德经》之“道”到底是何物,我们现在读之,其本意也不是想要“明道”,至少我是这样的。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悠远以来,易、道、心、天神、上帝,自是长存。各家自解,各人心中自有其道。

附通行本《道德经》81章

《老子》八十一章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

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3.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

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4.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

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6.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7.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

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10.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

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1.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

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

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

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

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4.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

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

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是谓道纪。



15.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

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

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

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

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

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17.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

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1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

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

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

孩;????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

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於

人,而贵食母。



2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

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

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2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

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23.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

况於人乎?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

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於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

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

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

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7.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

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

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

妙。



28.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

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

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

割。



29.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

之。夫物或行或随、或??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

泰。



30.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後必有凶

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

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1.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

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

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2.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

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

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

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4.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

主,常无欲可名於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

其大。



35.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

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36.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

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

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

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

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

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

华。故去彼取此。



3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

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

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

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至誉无

誉。不欲????如玉珞珞如石。



40.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4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

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

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4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

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

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

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4.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

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

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6.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

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7.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

见而明。不为而成。



48.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

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

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

目,圣人皆孩之。



50.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

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

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5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

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52.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

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其小曰明,守柔

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53.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

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54.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

德乃馀。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

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5.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

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

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

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

天下贵。



57.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

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

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8.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9.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

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

之道。



6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

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61.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

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

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62.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

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

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63.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

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6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乱。合

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

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

不敢为。



65.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

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

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顺。



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

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

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7.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

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

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6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

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69.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

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7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

以我不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71.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

病,是以不病。



7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73.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

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75.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

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

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77.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

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

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

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

王。正言若反。



79.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有德司契,无

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0.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

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

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

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009年2月20日星期五

送你一支歌吧

送你一支歌吧

他还是走了。
他有无限的柔情。
又是如此的决绝。
送你一支歌吧。

“沿着这条路
一直朝前走
在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路口

你可以向左转也可以朝前走
但是你不能停留 。”

------我们总是面临选择,我们总是无法停留。


“不要抬头四处张望
这里没有你要的好风光”

-------这里曾经有过我们的风光,随风而去吧。
 
“不要等待幻想更不要奢望
这里没人歌唱 ”

------让歌声只在心内流淌。

“没有谁能将你阻挡
竖起的拇指像山峰庄严坚强
山里藏着你的愿望像母亲的召唤
那一碗鹰嘴豆培根汤 ”

------那一盏青红酒篝火正旺

“背着背包不停跳跃
不去想下一步会在哪里落脚
眼前巍峨高山脚下蓝色湖泊
让你安宁喜乐 ”

--------你要安宁,你要喜乐。

“燃起营火温暖田野
闭上双眼为这世界的友情祷告着 ”

-----祷告着。

“岩石般的沉默孩子般的无邪
心里怀着春天 ”

“平静孤独快乐幸福
在这条没有行人的路上 ”

“那钻石般的光芒永远年轻
永远的热泪盈眶


-----平静孤独快乐幸福。

达摩流浪者

2009年2月6日星期五

寺庙中佛像的真实含义






寺庙中佛像的真实含义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拈花微笑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315268

现在,来寺院烧香的人是越来越多,可喜可思。喜的是人心向善、向上,这是人类希望的曙光;思的是信者何所信,何者为善,如何行善?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到道场里来,不知也不问所敬者是谁,只要见到像总是大把的烧香,状似虔诚的膜拜,口中念念有词,听之不知所云,问之不知所求,究之不知所向。总觉得满天神佛是他的依靠,能够让他有安全感,这也是现代人的可爱,也是可怜之处。
        佛法是佛陀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希望一切众生能够在各自的生活、工作领域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去端正思想、改变心态,提高人生境界,升华心灵素养,以期达到断恶修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本着这样的一个宗旨,佛法在传播的过程中,所有的言教与一切有形的设施,都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这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苦心孤诣、匠心独运,也是他们“但愿众生得离苦”大慈悲心的具体落实。所以我们要正确并且善巧地认识佛法当中的种种设施,以避免信佛是迷信的讥嫌。即便不是学佛的人,也应当善意地、正确地理解,以避免误会。我们要去认识自己所不了解而又时常要面对的事物,切不可以不知为知,那样往往会阻碍自己的进步。

寺院的由来

      佛教是佛陀教育的简称。我们透过历史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佛教大约在春秋时期就传到了中国,一直到后汉永平十年(也就是公元六十七年),由汉明帝派特使蔡愔正式到西域礼请,同时,迎请印度高僧摩腾及竺法兰两位法师带着佛像以及经书来到中国。

      这是国家大事,一开始先有鸿胪寺接待(寺是属于皇帝直接管辖的,鸿胪寺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外交部)。两位法师与帝王大臣相处的非常融洽,大家在一起非常欢喜,王臣们都希望他俩长住中国,于是,汉明帝正式增设一个同样的机构,也称之为“寺”。这个寺就是佛教教育机构。

      古代的专制,君权与相权还是分得很清楚。帝王对宰相非常尊重,宰相执行帝王的旨意,管理国家。宰相之下办事的一级单位称“部”,“部”的长官称“尚书 ”。另外,直接属于皇帝管的称“寺”,寺的长官称“卿”。皇帝之下有九个“寺”,就是九个一级单位,称九卿。于是,汉明帝的政府就有十个“寺”,新成立的 “寺”就专管佛教教育。佛教在中国第一个寺院就是现在的洛阳白马寺。白马寺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国家佛陀教育部,就是专门推广佛陀教育的。另外,宰相下面有个礼部,也是办教育的,教育的中心是孔孟教育。所以,中国从汉明帝以后就变成两个教育部。这两个教育机构一个归皇帝管,一个归宰相管。因此,佛教教育在全中国的推动,远远超过礼部的推动。可见,中国人对“寺”是多么的重视啊!所以,寺不是庙,与宗教也毫无关系。现代一般人将寺与庙合称,就与鬼神扯上关系了(庙是供养鬼神的,过去皇帝祭祀祖宗的地方叫太庙。一般百姓供祖先,祭鬼神的地方叫祠堂。庙跟祠堂的性质完全相同)。

      寺院成立之后,有两个重要的任务,一个是教育,一个就是翻译佛经。翻译佛经所需的译场,规模之大也不是我们想象得到的。唐代玄奘法师,他的译场,编制就有六百多人。早期鸠摩罗什大师的译场的编制也有四百多人。所以,寺院是个很大的政府办事机构。现在的寺院完全变质了,教育几乎完全丧失!变成专门跟鬼神打交道的场所,这是很冤枉的一桩事情。这是清朝中叶以后,逐渐演变到现在这个现象。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佛教简单的历史,晓得佛法的本质,我们要学它真正的好东西。

佛陀教育

我们从历史上来看,汉朝统一中国之后,在教育制度上,就逐渐兴起了一个很精细、很明确的理念,成为我们近两千年来的教育哲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个理念被肯定,可以说在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尚未发觉。中国人很重视教育,深知唯有教育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才能够帮助一切人离苦得乐。而且,国家的兴衰与教育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佛陀教育在思想、方法、理论、修学上与中国的儒家、道家很接近,可以说,中国的儒道讲纲领,而佛法讲细节,非常微细透彻,两者真是水乳交融。

佛陀教育的宗旨与目的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它是佛法修学的最高理想和目标。这句是梵语,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佛法所求的是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教育。“觉”是觉悟,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 “宇宙”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就是自己,佛教导我们的就是“认识自己与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若完全明了通达,称之为佛菩萨。若完全不明了,则称为凡夫。诸位想想,佛教教育与人生的关系多么密切啊!世间没有任何事能比这桩事与自己的关系更密切的了。智慧有上、中、下三等,佛教修学的第一个阶段是“正觉”,向上提升一层是“正等正觉”,最高的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佛门里面这些名称就好像学校里面的学位名称,现在的大学学位有学士、硕士、博士。佛教也有三个学位,如果你得到“正觉”,就称你为“阿罗汉”,现在的人喜欢简单就称“罗汉”。若你得到“正等正觉”,就称你为“菩提萨埵”,现在的人简称“菩萨 ”。若你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就称你为“佛陀耶”,古人简称“佛陀”,我们现在更简单,称“佛”。
“佛”、“菩萨”、“阿罗汉”是佛教学位的名称呀!佛教说,人人可以成佛,人人应该成佛。如现在的博士学位,每个人都可以拿到。所以佛教不是宗教,宗教里上帝只有一位,如美国总统只有一位,不可以人人都当总统。佛法是平等的,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是菩萨。佛教导我们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众生体验觉悟的层次不相同,高低广狭不一样,可见凡圣平等,只是迷悟差别不同而已。佛菩萨觉悟,众生迷惑。觉悟的人生活就自在,在生活里自己可以做得了主宰。迷惑的人,被外面的环境主宰,自己不能做主,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不能做主宰的就称为凡夫。如果是佛菩萨则不然,无论顺境、逆境他都能做得了主宰,“主宰”是自己真正能做得了主。

佛教教学的方针是彻底破除'迷信’。佛门常讲:“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迷是什么呢?,对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真相不了解。因为不了解真相,往往就看错了,也想错了,看错、想错、也就做错。做错的结果就是苦啊!如果一个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真正理解,没想错、没看错、所得的结果一定是快乐。所以'破迷开悟’,是从因上说,'离苦得乐’,是从果上说。为达到这个目的,佛教教学的方针是'破除迷信,启发真正的智慧’,让我们有能力在现实环境里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乃至于善、恶、利、害。然后再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可见佛教既不消极,也不落伍,是能给我们真实利益的。无量寿经上讲:佛教是能圆满的帮助我们解决众生一切苦难的问题,让我们每个人在这一生得到幸福快乐、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大同。这就是佛教在我们世间的目标。至于往后的目标---断烦恼、出三界,这种殊胜的利益,就更不可思议了。所以大家要认清楚,佛法是教学,是真的能让我们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实幸福的教育成果。

我们常常听到佛教里面讲“普度众生”。那什么是“普度众生”?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对一切众生要尽心尽力去帮助、协助。“度” 就是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离苦得乐,帮助他解决一切困难的问题。佛菩萨用什么方法帮助一切众生?用教学的方法。我们现在的教师进修制度就是释迦牟尼佛首创的。他当年在世,有许多有成就的学生。这些学生也分派到各处去教学,但每一年有三个月的时间回到老师的身边,称为“结夏安居”。印度从四月半到七月半是雨季,这个时候在外教学不方便,所以通通回来,接受老师的再教育。同学们再互相切磋、琢磨,然后再出去教学,帮助大众。这是真正难得。

佛教的经典非常丰富,在全世界,不论是宗教、学术……都没有如此丰富的经典。这么多经典把它分类也可归纳成三大类,我们中国人称为三藏经典。这三藏经典即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藏偏重在定学,律藏偏重在戒学,论藏偏重在慧学,这是佛陀教育的教科书。

佛教提倡艺术化、美术、音乐、雕塑、乃至于建筑都含有很深的教学意义,确实达到大圆满,充分显示教学的宗旨和意趣。佛教教学将博物馆、图书馆与学校结合在一起,让人一进入山门,一句话都不必说,佛陀所教导的,我们都能体会明白了。


2009年2月3日星期二

心灵环保100句






心灵环保100句
作者:佚名   

1. 多替别人想一想。

2. 心中充满着绿意。

3. 时刻心中有爱,常保惜物之心。

4. 时时保有敬人、爱人的赤子之心。

5. 常怀喜悦感恩、慈悲、施舍、不让心灵物化。

6. 给枯黄的心灵植上一片绿。

7. 把自已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已的理性升到最高点。

8. 心与行动合一做环保。

9. 常常清理心中不必要的垃圾。

10. 不是外表做环保,而是要打从心里做环保。

11. 以良知和爱在心中植出大自然。

12. 心灵深处,常存善念。

13. 在心里撒下善的种子。

14. 心存环保,身体力行。

15. 在心中不堆积任何的垃圾。

16. 心田保有一片净土。

17. 做任何事情,第一要从心做起。

18. 惜缘、惜福。

19. 多付出些耐心、爱心,来灌溉这株树苗。

20. 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使烦恼是非消弭于山水之间。

21. 心中充满绿意嘛!

22. 拋除心中一切杂念,让心灵一片纯净。

23. 金钱诚可贵,科技也重要,若为子孙故,环保须做好。

24. 不忮不求,知足常乐。

25. 将心比心。

26. 从心做环保,用心做环保。

27. 心灵有环保概念喔!

28. 做好环保,悦自心中来。

29. 从自省的功夫做起,凡事反求诸己,做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做不欲勿施于人」。

30. 清心寡欲,知足惜福。

31. 无害人之心,有助人之心。

32. 保有一颗无私的心,时时去帮助别人。

33. 给心灵一个无污染的空间。

34. 重拾洁净的自我。

35. 做环保要从自己开始。

36. 空出我们的心,不要让它装满贪、瞋、痴的垃圾。

37. 诚实即是心灵环保的最先要件。

38. 保持心的宁静无染。

39. 一颗虚心向大自然学习的心。

40. 让心灵深处回归自然澄明。

41. 不让心灵深处的绿地受到污染。

42. 不断的回收有用的精神食粮,让我们的心灵不虞匮乏。

43. 保持平常心。
44. 纯净的心灵,才是沟通环保意识的原动力。

45. 种植一颗慈悲心。

46. 心中开满一园璀璨的花朵。

47. 心存善念,身行好事。

48. 保持一颗真诚、善良、谦虚、慈悲为怀的心。

49. 常怀一颗感谢心。

50. 爱自己更爱别人。

51. 心中有环保,随时做环保。

52. 环保起于心灵初动之时。

53. 人人心中有环保,处处做环保。

54. 有惜福的心,就有美丽的净土。

55. 以恕己之心恕人。

56.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57. 以开明宽阔的胸襟,去接受包容各种不同的思想。

58. 保有一颗爱人、爱物、爱大地的纯纯之心。

59. 感恩、知足的心。

60. 清心自在。

61. 使心灵绿意盎然。

62. 拥有一颗拾荒者的心。

63. 记着时时以善心待人。

64. 以澄净的心绿化地球。

65. 内不欺心,外不欺人。

66. 让我们拒绝不净的诱惑。
67. 让我们的心不受外界任何污染。

68. 心无杂念。

69. 净化人心。

70. 遇到挫折,检讨自己。

71. 爱心是心灵环保。

72. 海阔天空,天天快乐。

73. 在每人的心中都存在着「爱」。

74. 每天都有帮助别人的心。

75. 用爱与自然共存。

76. 用心体会、用心去做、用心去实现。

77. 勿怨、勿贪、勿色、勿假。

78. 珍爱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且『用心』去做。

79. 不是广告,也不是口号,而是落实生活中去关怀大地生命。

80. 取之自然,活得自然。

81. 有舍有得、不舍不得。

82. 人人不吝于发挥爱心,让社会充满爱与关怀。

83. 能付出就是一种福气。

84. 心灵没有垃圾。

85. 以良心来做环保。

86. 净化意念,善念常存。

87. 回归清澈的心境。

88. 寻求学习和谐与自然的心。

89. 拆除心灵的违建。
90. 心灵和环境都保持干净。

91. 常存感激的心。

92. 自己要幸福,也要别人能幸福。

93. 有一颗知足、惜福的心。

94. 保持一颗环保的心,随时坚持做环保。

95. 用无价的心,维护无价的地球之宝。

96. 以感恩来取代抱怨。

97. 心如一片广大的草原。

98. 为子子孙孙留下美好的乐土。

99. 身不富,心富。

100. 绿化心中的园地。

2009年1月13日星期二

有和尚要云游






下面是一个释家弟子在QQ群里发的一则邀约同行者的信息。

“重走虚云路 诚邀同行者
    为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并祈求佛力加被世界和平、人民安乐、灾障不起,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很多愿望,大愿小愿,最重要的是要去“行”,离开了“行”,信佛修佛学佛就无从谈起,光靠嘴上念大愿,是没有实质意义的。以此缘起,现有惭愧僧两位发心万缘放下,踏着虚云大师等圣人的足迹,把解脱生死轮回苦海的佛法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令见闻者得信,发愿者得度,凡所有见我们相、闻我们名、思我们功过、甚为我们鼻息所触者和与我们结有善恶缘者,都早日离苦得乐、早脱生死轮回之苦,与我们共同步入解脱之路。今特在此诚邀同行者。因为此行路途遥远、时间很长,故请有意同行者做好以下准备:

1.宁向圣地一步死,永不回头万步生。

2.要有决心和虔诚心,不怕困难,坚持到底,走路时要不急不缓;行走时要行菩萨道,不光度人,还要度畜生:见到所有的畜生要授归依讲五戒;对死在路上的畜生要掩埋,念往生咒,生起慈悲心。

3.学忍辱心:勇敢面对一切诽谤和辱骂,要有一颗心里挨骂和吃苦的准备,随时随地要以种种善巧方便来劝化有缘人。

4.双脚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安住,不攀缘,出家众以化缘为主。出家人路上持金钱戒,不触摸钱财,守住身口意三业,路上遇佛礼佛,遇塔绕塔,遇庙磕头祈祷。

5.所带之物:雨具,牙膏,牙刷,毛巾,水杯,饮食用具,手电,打火机,火柴,指南针,有效证件(身份证等),风油精,卫生纸,止泻药,创可贴,防暑药,外创药,手机一部,换洗衣服一套,佛教结缘品若干,小铁铲。 也可以自己选择性的带。

6.参加者必备之物:台湾星云大师所写的佛光祈愿文内的<<为世界和平祈愿文>><<为国家祈愿文>><<晨起祈愿文>><<晚睡祈愿文>><<为神灵鬼祗祈愿文>><<为父母祈愿文>>,还有<<慈经>>,<<新春祈愿文>>《除夕祈愿文》《旅游出行祈愿文》《忏悔祈愿文》《消灾免难祈愿文》《向观世音菩萨祈愿文》这些都可以从网上能查到并可以下载打印出来。

7.不分在家出家,有意者均可参加。估计用时6年或7年左右,甚至会更长。有意同行者不一定要同行全程,可以同行一部分路程。

8.集合时间地点:有意同行者请于公元2009年阳历11月9日(观音菩萨生日)左右到达浙江普陀山,出发时间为2009年11月16日(药师佛生日)。

9.行程路线:浙江普陀山-宁波阿育王寺-余姚-上虞-绍兴-萧山-杭州-临安-黄山-九华山-铜陵-宣城-广德-长兴-吴兴-吴江-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江都-高邮-宝应-淮安-淮阴-宿迁-新沂-郯城-临沂-蒙阴-新泰-泰山-济南-临邑-陵县-德州-沧州-青县-静海-天津-宁河-唐山-滦县-昌黎-秦皇岛-绥中-兴城-锦西-锦州-锦县-盘山-大洼-营口-海城大悲寺-鞍山-辽阳-沈阳-铁岭-开原?-四平-双城-哈尔滨-绥化-绥陵-海伦-通北-北安-五大莲池-嫩江-讷河-扎鲁特旗-开鲁-巴林左旗-巴林右旗-翁牛特旗-敖汉旗赤峰-喀特沁旗-承德-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八大处灵光寺-大同-云冈石窟-深源恒山-悬空寺-五台山-忻州-太原-榆次-榆社-武乡-沁县-长治-高平-晋城-博爱-沁阳-孟县-洛阳少林寺-白马寺-龙门石窟-新安-渑池-三门峡-灵宝-潼关-华山-渭南-西安-咸阳-扶风法门寺-岐山-千阳-陇县-平凉-天水-通渭-榆中-兰州-永登-天祝-古浪-武威-永昌-山丹-张掖-临泽-嘉峪关-敦煌-千佛洞-阿克塞-天峻-刚察-海晏-湟源-西宁-平安-化隆-循化-临潭-卓尼-岷县-宕昌-武都-文县-江油-绵阳-绵竹-德阳-广汉-成都-彭山-眉山-乐山大佛-峨眉山-雅安-康定-道孚-炉霍-甘孜-德格-达江-昌都-八宿-林芝-工布江达-墨竹工卡-达孜-喜马拉雅山-不丹-尼泊尔-蓝毗尼园-菩提迦耶-鹿野苑-恒河-尼莲禅河-灵鹫山-孟加拉-吉大港-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首都大金塔-瑞丽-潞西-龙陵-保山-永平-大理崇圣寺-鸡足山-祥云-牟定-楚雄-安宁-昆明-曲靖-盘县-普安-晴隆-关岭-安顺-平坝-贵阳-福泉-玉屏-新晃-芷江-怀化-溆浦-新化-涟源-娄底-湘乡-湘潭-衡山-衡阳-祁东-零陵-全州-兴安-桂林-阳朔-荔浦-蒙山-梧州-封开-德庆-肇庆-佛山-广州-花县-清远-英德-曲江-韶关-始兴-南雄-大余-南康-赣州-遂川-泰和-吉安-吉水-清江-丰城-南昌-永修-德安-九江庐山-黄梅五祖寺-黄石-鄂州-武汉-黄陂-新州-浠水-英山-岳西-安庆-九华山-石台-祁门-屯溪-开化-常山-衢县-金华-永康-仙居-临海-天台-宁海-奉化-宁波-镇海-普陀山。

10.有心有意同行者,直接到浙江普陀山集合,也可以直接联系:
      (法名)才让多吉  释弘缘
       QQ:019329117, 705374469
       MSN/EMAIL:grigsw@hotmai.com
       打电话请打至13918632519,
       发信息可以发至13982124734。(随时可以联系)
   希望大家随缘随喜参加,并请各位帮忙转发,谢谢!愿吉祥! ”

虽对佛家有所亲近,但毕竟未入空门,所以对他们的这种行为,没法从内行的角度进行考量。只能从一个户外徒步爱好者的角度,做一个可行性的思考。


1,这线路真不错。
2,这种徒步的方式真好。
3,这得有多大的资本啊,金线与时间?
4,这是种逃避还是种作为?
5,他们能成行吗?
6,他们的目的能达到吗?把解脱生死轮回苦海的佛法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令见闻者得信,发愿者得度,凡所有见我们相、闻我们名、思我们功过、甚为我们鼻息所触者和与我们结有善恶缘者,都早日离苦得乐、早脱生死轮回之苦,与我们共同步入解脱之路。



鄱阳湖天鹅

走到外国城镇里的天鹅一家












中国鄱阳湖的天鹅







古影徒步

回来之后,重新看了一下平头的召集贴,才发现他那贴子里写的文字是多么的诱人,图片是多么的精彩。经实地鉴定,也确实不错。但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喜欢那份在户外山里乡间的放松与撒野。清新纯净的空气让我贪婪,我几乎都是吞吸着空气。

还有吸引我的,是那些传说中的梅花。
梅花在岁寒三友里,应该算是最寒的一位了吧,我见过很多雪野里的梅花,但我没法想象这温暖的南国冬天里的梅花是什么样子。从古田村起,就有成片的梅花开放在山地里,基本都是白色的,有些茂密也有些单调,没有暗香袭人。不知道是因为我感冒鼻塞闻不到,还是这南国天气不够苦寒导致梅花本身香气不足。总之很快我就对梅花没有了兴趣。是的,没了苦寒环境,没有白雪皑皑,梅花的魅力要减了很多。相反,对那些干枯的芦苇、顶着灰蓬蓬的须条在风里招摇的芦苇,我倒是有些亲切。

这条线号称是广东最美的乡村徒步线,自良口镇的古田村出发,经溪下、阿婆六、尧社、甘坑、毛坪到影村,全程约25KM左右,我们走了8个多小时,自早上9点起步,到影村时是下午6点左右。
给我留下最美印象的是阿婆六村。
阿婆六村最好的印象是宁静与湛蓝。

我们到达阿婆六村时,阳光正明媚。一条水泥路直通到村边,一位村民正在村头锄地,二条大狗正爬在地上晒太阳,几支漂亮的公鸡母鸡正悠闲的在吃食。他们都没有出声,对我们的出现似乎一点都不惊奇。村里人没什么人,房子里都空荡荡的,有的在门口别上了一个象征性的勾勾当锁。村中央的堂屋前有个小广场空地,空地前面是个浅浅的水塘,堂屋后面则是葱郁的风水林。
坐在空地上小池塘边,望着阳光下空荡的堂屋,一抬眼,葱郁的绿树在湛湛蓝蓝的天幕底上。这时没有其它声音,这时真能体会到宁静。

溪流小桥与竹林小径,比传说的红叶要有趣得多。我们在一段清亮的小溪边吃午餐,在疏朗的竹林小径上放歌,把快乐,都播撒在山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