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日星期三

12因缘与生命的轮回-----《觉悟之路》第25章笔记

12因缘与生命的轮回-----《觉悟之路》第25章笔记

    这一章是讲12因缘,可为什么要起这个标题呢?生命的轮回?12因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死。

    12因缘并不是要解决生死的绝对起始之谜,而仅仅是说明“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每一事态依前一事态为缘的简单发展过程。
    无论如何,从这个此有彼有里,我们可以看到生死的起因,还是因了一个“无明”,可“无明”到底是什么呢?12因缘又各各是什么样的内涵?

    无明:“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愚昧,由此我们在这个世界轮回不已”,书中说这话是佛陀说的,出自《经集》。我是查不到出处。但《楞严经》上有说:诸修行人不得得成无上菩提,皆由不知两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今汝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般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又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看来,这“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不知“两种根本”,即是“无明”。

    行:行是什么?行是五蕴之一,色、受、想、行、识五蕴之一。(在此,想到另一个问题,五蕴与12因缘是个什么关系?为何12因缘里会夹杂一些五蕴的内容?五蕴乃当下色身之所寄存,12因缘除了当下色身之外,可有其它?)书里说,行是一词多义,须由上下文来理解,有恶行、善行及决定行三种分类,构成轮回之业力者,为行。行,肯定是个动词,书上说“所有善恶身口意都被包括在行蕴之中”,但四对谛(苦集灭道)不被称为“行”。有无明才有行,如果已破无明,智慧解脱,自然就没有“行”了。

    识:识指再生意识,它是指人们在受胎时所经历的最初意识。《楞严经》有云:生因识有,灭从色除。我想就是指此“识”。由此识再结合父母精卵细胞才成胎。“识”里面贮藏了此生命之流过去的一切感受、性格和潜伏力。是否可以理解,“识”是一种对“行”的磁性记录,但它记录的不是“行”本身,而是“行”过程中的特别感受。“识”不象“行”有善恶之别,它本身无善无恶,纯洁无瑕。“识”亦为五蕴之一。

    名色:名色不同于色身,不止于色身。它分成名、色或者名色。名,是受、想、行再加上识而成。色,则指色身、性别、意位(这个意位很不好理解)再加上识,经业力驱动而成。他们合于一处,则是名色。

    六入:胚胎时期,六根逐渐从这些具有无限潜在力的心理和物理现象中演变,这些极微尘粒因而进化成为复杂的六根之器,眼耳鼻舌身意与相应之色声香味触法而成六识。

    触:在六入与名色之间的一个过程,是为触。

    受:对今生或前生善恶业果报的一种感受,除此之外,再无其它主宰。“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即为此。有乐受、苦受、无记受三者之分。

    (贪)爱:是同无明一样重要的一种生死轮回缘起。与无明的区别在于,(贪)爱是缘起未来的现在因,无明是缘起现在的过去因。(贪)爱也有很多分类。

    取:取为强化了的(贪)爱,如果爱为黑暗中的偷窃,取则为实在偷到了某物。这比喻很形象。取,即为执取。

    有:也称业有,跟行相类,都是业力的活动,但行涉及过去世,有构造未来生。

    生:心理与物理的生起是为生。

    死:生命不可回避的结果。

    以无明为缘,生起业行。以业行为缘,生起再生意识。以再生意识为缘,生起名色。以名色为缘,生起六入。经六入为缘,生起触。以触为缘,生起受。以受为缘,生起爱。以爱为缘,生起取。以取为缘,生起有。以有为缘,生起生。以生为缘,生起死、忧、悲、苦、恼等。此为痛苦之来源。
    若无明断,则业行止。若业行断,则再生意识止。若再生意识断,则名色止。若名色断,则六入止。若六入断,则触止。若触断,则受止。若受断,则爱止。若爱断,则取止。若取断,则有止。若有断,则生止。生断,则无老、死、苦、忧、悲矣。

    此12因缘中,无明、行与过去世相关。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为现在世,生、死则与未来世相关。
    行、有是业。无明、爱、取是烦恼,识、色色、六入、触、受、生、死是果。
    所谓生命的轮回就是,过去的无明、行、(贪)爱、取和(业)有五因,生起现在的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果。而当下的(贪)爱、取、(业)有、无明和行,再生起未来的五果,以致无休止的延续轮回。相应的,只有此生断了贪爱、执取之心,众善奉行,发无上菩提(智慧),则可了些生死,不遭后有矣。

2009年8月18日星期二

《大秦帝国》的一点思考

《大秦帝国》的一点思考

一、什么是男人之间的情谊?什么是男女之间的情谊?

秦孝公(赢渠梁)与卫鞅这两个男人的关系,是男人极致情谊的范本。卫鞅与白雪、赢渠梁与玄奇的关系是男女极致情谊的范本。

男人彼此是英雄相惜,终生不负。男女则是大河青山,知已红颜。

二、什么是男人之间的仇恨?

私恨与政仇。长公子赢虔与卫鞅、老太师甘龙与卫鞅是男人间仇恨的两个极端范本。卫鞅因男人间的情谊而一展抱负,为男人间的仇恨而惨烈人亡。

三、什么是男人的事业?

一展抱负,富国强民与高位厚爵、荣华富贵都是男人的事业。但有的能得成所愿,有的则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四、什么是男人的终极归属?什么是国家的终极归属?

赢渠梁英年早逝,虽变法初成、失地收复、国富民安,但也是天不假年,抱憾而死。卫鞅却是落得个五马分尸、受刑而亡。这人的终极归属,又何异哉?

秦国虽经三世努力,由赢政一举并吞八荒,一统中原,然终不过二世,霸王而出。国之何在?

五、法制精神、民主精神跟儒家仁政一样,都是我们的传统。一切都不曾改变。

春秋战国时代,道家、法家、墨学、阴阳家百花齐放,人才自由流动,国君与民同乐,种种种种当今之思潮、改革,于古不旧,于今不新。昔之中原六国争雄,今有地球各方争霸;古之变法,今之改革。其态相似,其情相同,其变亦不离其宗乎。


读《物不迁论》

读《物不迁论》
                              (东晋) 僧肇

     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
  何者?《放光》云:“法无去来,无动转者。”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缘使真言滞于竞辩,宗途屈于好异。所以静躁之极,未易言也。
  何者?夫谈真则逆俗,顺俗则违真。违真,则迷信而莫返,逆俗,则言淡而无味。缘使中人,未分于存亡;下士,抚掌而弗顾。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然不能自已,聊复寄心于动静之际,岂曰必然?
  试论之曰:《道行》云:“诸法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中观》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斯皆即动而求静,以知物不迁,明矣。

       BEN读:
    任何事物都有起住生灭的表相。这在普通人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道理了。
    他却不认可。
    那他是什么主张呢?
    他的主张就是《放光》经里的主张:“法无来去,无动转者”。有个不动的根本在。
    可他主张的这个不动、不变的“物性”,即是不离动的。
    他的论据依然来自佛经:《道行》、《中观》。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是《金刚经》里用来说明如来的,这不迁者,原来也是指那如如不动之“性”了。

    他以佛经为论据,说明这个世界,有个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之“物性”,以阐述他的“不迁”。老实说来,也没有离开《心经》之空论,《金刚经》之如来论。


  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然则所造未尝异,所见未尝同。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苟得其道,复何滞哉?
  伤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对真而莫觉!既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来,今物何所往?

    过去的东西,没有办法来到当下。所以证明在运动。好象是在说时间的流动性。


    昨天的我、昨天的世界、昨天的水流,不是今天的我、今天的世界、今天的流水。所以,这是个动的世界。


    一样的现象,何以我却认为这是静呢?


    昨天的我,到不了今天,可今天还有个我在;昨天的世界,到不了今天的世界,可今天还有个世界;昨天的水流不是今天的水流,可这水还在流。所以,这个世界有个没动东西在,所以这个万物,“不迁“,没有变化?


    为什么一样的情形,却得出截然相反的观点呢?


    他也只有伤感。只说:目对真而莫觉!


  何则?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如此,则物不相往来,明矣。既无往返之微联,有何物而可动乎?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 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

    物不迁啊物不迁,这“物”所指者何?


    人不可能丢失昨天曾经有过的那个苹果:向物,于向未尝无。

    人不可能还拥有昨天的那个苹果:向物,于今未尝有。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水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刚看了一篇论僧肇时间观的文章,再来看这四句,就自然有了时空的解判。但这到底是真还是俗呢?



2009年7月13日星期一

读《论语新解》



读《论语新解》



 



一,学而篇16



*        
首句:1,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末句:16,子日: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这两句很有意思,钱老要学人细察之。



今人皆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少有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之深意。



*        
学而篇里7句中的“贤贤易色”,9句中的“慎终追远”,皆极有妙意。特别是“贤贤易色”语,依钱老之新解,此语若送给和合中的夫妻恋人之一,则有歧色之意,甚为幽默。



二,为政篇24



*        
其最有名的是第4句,子日: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钱老解中,对夫子人生之各境界有详解。谓我等凡人,宜只在志学、立与不惑里着力。而天命之后诸境界,不可依圣相比。



我一直认为,夫子是有“圣”的,(真是废话,夫子本来就是至圣先师来着),我说这“圣”是指非世间界之神圣。钱老也说,夫子超出宗教教主之位,我信然。



多说儒为经世之学,此语不虚,而也不能就此证明儒之教主夫子就非出世之神圣。试问天下,能五十知天命,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者有几人哉?



*        
为政篇里有4句是问孝的,可见孝在为政中之份量。夫子分别答以无违、唯疾之忧、敬、色难,然后几句是识人、问君子、问使民。



识人的是910两句,9句是夫子识颜回之不愚,10句是格言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君子有3句,极其简洁:“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越简洁越深沉,君子不好做啊。



如何求仁?(干禄)何为则民服?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听少说不得,有所怀疑的也不能说出来啊。18句。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多看慎行,看到了不安的出别去管他啊。



“举真错诸枉”——要以正压邪,则民服。19句。



“临之以庄,刚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20句。



“政”其它就是“正”,夫子的政,从家政始,而政天下。家政刚从孝始,以信立。22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流传最广的一句格言了。



三,八佾篇26



*        
我以为,这篇得在讲“礼”,兼“乐”。钱老说,夫子基本上是礼、乐一起说的,“言礼常兼言乐,两端并举,使人易体悟到一种新境界。



*        
 



那古时有些“礼”呢?“礼”的本质又是啥呢?“乐”的境界又如何呢?



 



其实,我们从小就被大人教育要“懂礼”,这多指礼貌。比如见到长辈要起立称呼,有长辈大人物在场,要收敛,让长辈大人物先行、先吃,要表现得谦恭等等。所谓长幼有序,尊卑分明。我认为这古时的“礼”也是这些,所以,这篇里的第1句就是夫子批评季氏在家里用天子八佾之舞,很严厉地说了一句“是可忍?敦不可忍?”,还是这个季氏,竟然用天子之祭,“旅于泰山”,还有三家的“以雍彻”,夫子都是极为反对的。除了这天子与诸侯之尊卑不同,礼节待遇不同外,就是平辈之间也是要循礼而行的,第7句的“射礼”,就是说即使是相互竞争,也要“揖让而行下,而饮”,才是合礼之争,君子之争。此外,还有一种礼,是人与鬼神之间进行的,如祭礼、谛礼,这礼则要“祭如在”!(12句),因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13句)



 



“礼”的本质是什么?第3句就点出来了,“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只是“仁”的表现,“仁”为质,礼、乐为表。钱老解“仁”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意、真诚。如此说来,这礼应该只是人们相互真诚交往的一种表现。我对你充满敬重,充满情意,于是我“礼”你,送你一束花,送你一刀肉,送你100块票子。夫子说了,没有“仁”,礼、乐都不存在了。叹夫,现在我们的“礼”,说是人情世故,可偏偏都少了这个“情”字。如之何?如之何?


那些事有感



那些事有感



 



首先,我觉得这书名应该改成“明朝那些人儿”。我差不多是一口气读完这一到五卷的,从朱元璋、朱允汶、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佑樘、朱厚照、朱厚火总、朱载后土、朱羽钧。。。。。。。



这些名字除了朱元璋、朱棣外,其它的都很不为人所知,至少在我是这样的。相对于他们各自使用的年号来说,我们国人更愿意用年号在代表他们,如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来自我们传统中的“名讳”一说,父母大人的名字是不能随便叫,随便用的。这皇帝天子的名字自是要藏诸高阁,专有专享了。这是种奇怪的文化。他源于何因,还真值得研究一番。这是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一处所在。



除了这些皇帝老儿外,还有一连串的名字,那些人儿啊!就象我喜欢的那首歌里唱的一样,那些花儿啊,他们到哪去了啊,他们在哪里啊。。。徐达、常遇春、汤和、李善长、刘基、方孝孺、姚广孝、解缙、于谦、王守仁、严嵩、徐阶、张居正、马三保、海瑞、戚继光、甚至唐伯虎。。。。。。



首先是有这些人,才有了那些事。历史就是那些过去的人儿的折腾。



 



按我个人的好恶,我在这明代的皇帝当中,比较喜欢有这几位,除了最风去的朱重八、朱棣外,我惊叹朱祁镇的悲喜曲折人生,欣赏朱厚照的恣意、朱厚聪的执着(工作修道两不误)。



臣子里头,于谦第一,张居正最二,徐阶第三。再下,王守仁最神秘、最吸引人,得专门去研究一下他的“心学”。



 



我们都说以史为鉴,就是说要把历史当成镜子,是成例。知道那些事可为、那些不可为,那些是忠、那些是奸,那些是善、那些是恶。可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这些纷乱的人与事、战争与和平、卑鄙与高尚,仍如水流一般,从无停歇地延流至今,从未曾止,从未曾歇。就是以史为照,一样还是泥沙俱下,人人都被裹胁其中。



历史,日日都在重复。而唯有跳出江湖,超出其上者,才能真得真谛与解脱,所谓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然千百年来,各家都云找到了其规律,特别是政治家们,更以其主义对社会进行各自的改造。



从朝代内部来看,皇帝有生有死,大臣有来有去,天下有和平有战乱。从朝代更迭看,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尽管真相若斯,而皇帝求不死之心,历朝都有;江山永固之梦,代代不灭。何以故?他们就没看到这规律么?



 



在我看来,这以史为鉴的真谛,就是要生出一个“厌”字。那个谁谁说过,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我说历史天天都在重复。烦不烦啊!千百年来,千万年来,乃至万万年来的炒冷饭,循环往复,你争我夺,生生死死,兴兴亡亡。而且大到一国,小到一城一党一家,皆是如此。最近看的一本当代官场小说《国家干部》,分明是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一段儿嘛。有这些为鉴,还不能使人生出离心么?



所以以史为鉴,辩出个忠奸善恶,只是小儿科,要超出其上,达到心中无忠奸善恶好恶才是真的镜鉴明了。这三百年大明天下,在我看来,明白人怕只有一个,就是王守仁同志。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真的实践起来,要把这四句倒过来,先有格物之行,为善去恶,知善知恶,最后达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其如“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有何异哉?所以啊,真理,或者真相,到最后都是相通的。



 



阿弥陀佛!



2009-7-13


2009年4月16日星期四

再讀楞嚴

再讀楞嚴

1, 
    第一卷、第二卷很繞人。我現在總結,這兩卷用几個數字來說明,分別是:二种根本與七徵八迴。

    這兩种根本是: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以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体,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不知這兩种根本,就會种种顛倒,業种自然如惡叉聚,而生死輪迴。不知这两种根本,即使修行,也是將沙煮飯,緣木求魚。總之,重要得不得瞭。

    今細察這兩种根本,里麵都有一個“緣”字。無始生死根本是攀緣,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体,是諸緣所遺。这里又想起另一个佛教里的大问题,也跟缘字相关,叫做“缘起性空,性空缘起”。那麼,這緣,到底是什麼呢?這是一個大問題。

   缘,乃色空诸相。即色、受、想、行、识五阴,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六入、六尘、十八界等。
  
   佛祖并没有直接给出了七处征心之心何在,八还辨见的见为何的答案。但即给出了实相所在。

    “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处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如果一定要来回答这两个问题,征心,到底心是什么?辨见,到底见是何物?勉强答如下。

  心,有两种,一种是攀缘不息之心,即推求世尊之所问者,已被世尊否定,此非汝心。另一种心,即无始菩提涅磐,能生诸缘,而又遗缘之后的妙明真精之性,此为常住不动,湛然妙明之心,也该是世尊所征之心。
   但此心,何以是真性所在,何以湛然常住、不生不灭》又非自然,又非因缘,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见,是诸缘之一种,是妙明真精所生诸缘之一,其实相为妄,无非是别业妄见与同分妄见。见与见缘,皆虚空花,本无所有。

    故前两卷世尊点出:

    “一切浮生,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虚妄名灭。殊不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2,如来藏是个什么东西?

  

2009年4月8日星期三

老子是个愤青

老子是个愤青

    这个念头是在读18,19章时冒出来的,这里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说什么弃圣弃智,绝仁弃义。这些话语真的有点愤世嫉俗的味道,再试想一下老子当年,正值世道毁坏,周朝走向没落之时,更有理由说老子是个愤青了,或者准确点说,是一个愤老,因为那时据传他该是有100多岁了吧。

    我其实一直想透过这5000字来看到、来树起一个老子的形象来。老愤青只是形象之一。我乐于想象老子的形象。

    毫无疑问,老子是揭示了真相的,不然道家不会把他当成教主,道也不会成为一家宗教。凡宗教,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一套关于宇宙自然、生命人生的理论,就如基督之创世说,佛之缘之性空性空缘起说,道家何以能没有这些呢?那道家是如何揭示的呢?

  老子是这样说的,道可道,非常道。我的理解是,世间宇宙就是有这么一个道,可以遵之而行,虽道就在那里,但不是人们那么容易就能看到的,不是人们那么容易就能理解的,也不是那么容易能依之而行的。
   我认为,道家对宇宙自然、生命人生真相的揭示,其实与我们正统的中华文化之源的易经一脉相承。道就是易。这不仅仅从道家的经藏教义与易经的理论上能看出来,甚至边符号都是一样的。道家不就是以那阴阳混元的黑白双鱼图做为LOGO的么,那其实就是易里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为天下准,弥伦天下之道。易就是道,道就是易。这是光头我的见解,欲知道,要先通易。

    总有一种说法,说老子的道教是一个阴谋家的东西,是些术士的学问。就如人们喜欢的“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分明就是种两面派的作派。我不以为然。我认为老子非常的光明正大。人们说老子是阴谋权术的原因是这部《道德经》,我证明老子光明正大的理由,也是这部《道德经》。因为是道德经,所以这5000字里既要讲道,也要讲德;道是天地宇宙之真相,是体;德,即得,是如何在这真相里相存相生相处,即用。这5000字里既要说出真相道道出来,又要给出如何修道得道行道的得来,自然是浓缩中的浓缩,再加之后世的散佚、编排,这道与德相混杂,很容易给人一种术家的感觉。

    老子的道与德一定要分开,只有将道与德分开了来,才知道老子是个如何光明正大的智者。这揭示宇宙自然、生命人生之真相的“道”,无以言表,因为他就是易,试问这天下有几人真能参透易呢?而真参透得道者,自然在用方面是得心应手,顺风顺水,无论是自创功业,还是辅佐天子,都法天法地,依道而作,功成身退,无而为,为而又无,留给世人的印象是如神似仙,如留侯范蠡之流。真的能做到内用黄老者,也无不清明而治,天下太平。
  
    顺便说下儒,儒之所以不成为教,不成为宗,光头以为,就是因为儒不去揭示宇宙自然、生命人生之真相,而只教之以用与行。仁、义、礼、智、信也好,忠、孝、节、义也好,都是用之。而对真相揭示问题则回避之,如“不知生,焉知死”,生死问题莫去管他先,如“怪力乱神,子不语”,以不语默之。

    这其实是个很奇怪的现象,孔子何以不去向他的弟子们,不去向世人揭示真相,而只教之待人处世、安身立命之行用呢?是他不知道吗?光头以为,不是的,孔子其实是知道这宇宙自然、生命人生的真相的。理由是他